近日,第三届中国酒业活态文化大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旨在探讨白酒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会上,中国酒业协会宋书玉理事长在主旨演讲中提到,中国酒业将进入3.0创意新时代。什么是酒业3.0时代?从传统的数量时代和品质时代迈向了以创意为核心的3.0时代,是一个“以品质为前提,以文化为基础,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意新时代。这意味着,酒企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酒文化内涵,通过创新的方式将文化与产品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价值和生活方式体验。从古代的祭祀庆典到现代的社交宴请,白酒贯穿于中国人生活的诸多重要时刻,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深挖文化内涵,赋予品牌生命力中国酒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入挖掘。产区文化是白酒独特风味的重要来源,不同的产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酿造传统,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白酒的个性特征。以泸州老窖所在的泸州产区为例,传承了数百年的 “泥窖生香、续糟配料” 等 12 道酿造工序,是泸州产区白酒文化的精髓所在。这种工艺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和传承,凝聚了当地酿酒人的智慧和心血,成为产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重要文化特征,并且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师徒传承制度和行业规范,丰富了产区文化内涵。这种文化赋能不仅提升了产品价值,也增强了消费者的情感连接。历史文化则为白酒赋予了深厚的底蕴和价值,每一款名酒背后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比如汾酒所在的杏花村产区,酿酒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拥有众多与酒相关的历史遗迹、典故传说。唐代诗人杜牧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是让杏花村酒声名远扬,这些历史文化元素成为汾酒产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白酒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随着市场对白酒文化需求的不断升级,白酒产区将更加深入挖掘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传播。如汾酒封藏大典包含了 “活态酒文化”“封藏文化”“祭祀文化”“感恩文化” 等多重文化,以其独具匠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手法,全面展现了汾酒的历史传承、酿造技艺及对未来的展望。举办文化活动是推动白酒行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手段,打造文化 IP 是提升白酒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品牌背后的文化价值,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品牌生命力和企业发展驱动力。品质创新,探索发展新路径在深挖文化传承的路上,也离不开对产品品质的创新。当前白酒消费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不同年龄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差异将更加明显。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要求对产品创新进行升级,从喝好酒、喝名酒到喝陈年酒,消费者对优质白酒的需求持续增长。在过去,白酒主要以香型进行划分,如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等。然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酒企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这种传统的香型划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香型,而是更加注重白酒的个性化品质表达。文创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酒企的个性化探索。以名酒为例,通过推出文创酒、生肖酒等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如茅台1935 系列文创酒,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的茅台 1935・宫候以酒,和融入了西湖著名景点元素的西湖揽胜文创酒,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茅台酒的品牌文化相融合,通过创新的设计和表达方式,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生肖酒也是各大白酒品牌重磅打造的文化产品。作为将中国传统生肖文化与白酒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特色酒品,凭借着独特的包装设计和造型搭配,极具文化内涵和创新价值。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白酒的产品种类,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提升了白酒的文化内涵,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拓宽了品牌的文化边界。在酒业 3.0 时代,消费者对白酒的品质、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要求都将不断提高,白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白酒作为万年产业、万亿营收的领域,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传统酿造技艺的重要领域,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酒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